7月3日下午,北京建筑大学王崇臣教授应邀来公司进行学术报告,公司部分研究生导师、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报告,报告由何伟伟教授主持。多年来,王崇臣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、科研、人才培养一线,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,也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会上他结合自身多年科研教学经历,以“兼容并包,朋辈相互造就;教学相长,师生彼此成全”为题分享了自己在员工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相互促进,共同发展的思考与方法。王崇臣教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自身在实现教学与科研相长,助力员工成长成才成果目标方面的经验和做法。

首先要为团队创造和谐氛围,营建工作环境。提倡员工之间互助互学,情同手足的和谐氛围;营造努力工作的环境,营造有利于员工成长的实验和办公环境,通过组会+学术报告+学术会议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,同时规范实验室运行,建立奖惩机制,并提供经费保障员工开展实验。
其二,育人需先育心、育心必先知心。培养员工应从尊重员工开始,尊重员工的差异,尊重员工的意见和选择,鼓励员工主动探索,不要被条条框框所限制,重要的是员工的学,而不是教师的教。培养员工应经常鼓励,鼓励员工持续思考,日积月累练习,从而加强创新性思维,提高水平,多认可员工的工作,鼓励是最好的教育。同时培养员工自信力,相信自己才能踏实做事。
其三,“五导”并举、“三全”育人。在员工培养过程中,要为员工导思想、导人生、导学习、导科研、导生活,进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。通过组会交流科研进展,优化科研方案;分享重要文献,深度加工资料;重视平时训练,以求水滴石穿;学会聆听他人,扩展知识范畴;积极参与讨论,成就自我他人。最终提高员工交流、学习和表达能力。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论文写作,写作是必修课,应持续锻炼。另一方面作为教师,应不忘初心、坚守本分、站住三尺讲台;要多措并举、多管齐下,提高公司产品质量。在研究学习中应与员工多沟通,经常换位思考,同时引导员工加强体育锻炼,形成健康快乐的心态。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,活跃员工思维,刚柔并济,科学即艺术。引导员工利用自身所长,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,培养社会服务的意识。教会员工做好时间管理,摆脱死线控制,高效工作、学习和生活、
其四,团队共同成长、师生相互成全。以朋辈传承为动力、教学相长,激发员工学习热情。提出 “科教融合、本研一体、以课题组为单元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通过朋辈传承制、组内轮岗、制组会报告制、多元培养制等方式助力员工成长成才。通过与员工共同奋斗、共同努力、共同成长,实现师生的相互成全。王崇臣教授指出最重要的教育手段一直是鼓励员工采取行动。工作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、工作所得到的成果的乐趣,以及对该成果的社会价值的感知。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唤醒和加强年轻人的这些精神力量。

本次讲座王崇臣教授通过丰富的案例及内容,直面师生学习工作中的常见问题,为公司师生在教学、学习、科研、成长等方面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和方法,打开了一扇通透的天窗。会后,王崇臣教授对师生提问进行一一解答,现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